学校主页
|
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信息公开指南
信息公开制度
信息公开事项
信息公开年报
信息公开申请
学校要闻
最新公开信息
>> 公开事项
基本信息
办学基本情况
各项规章制度
教代会制度报告
学术委员会制度报告
学校发展规划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招生考试信息
招生章程及计划
特殊类型招生
录取信息查询渠道
招生咨询相关
研究生招生相关
研究生复试
拟录取研究生名单
研究生招生咨询
财务、资产及收费信息
财务资产管理制度
受捐赠财产信息
校办企业信息
招投标
财务预算
财务决算
各类收费情况
人事师资信息
校级领导社会兼职
校级领导因公出国
岗位设置管理
校内中层干部任聘
教职工争议解决办法
教学质量信息
本科生占比例及教师情况
专业相关信息
全校课程情况
教授授课情况
毕业生就业相关信息
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学生管理服务信息
学籍管理办法
学生奖助贷相关管理规定
学生奖励处罚办法
学生申诉办法
学风建设信息
学风建设机构
学术规范制度
学术不端行为查处机制
学位学科信息
授予学位基本信息
新增学位授权点相关
拟新增学位授权点材料
对外交流与合作信息
中外合作办法情况
来华留学生管理
其他
巡视组反馈意见情况
应急处理相关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学校要闻
《楚天都市报》:汪彬近万名大学生的“父亲”
发布时间:2013-06-25
发布者:
浏览量:次
爱生如子 学院综合实力排名全国独立学院第18位与子同乐 琴棋书画引领情商教育助力学生圆梦未来
图文:汪彬近万名大学生的“父亲”
——专访武汉大学珞珈学院院长汪彬教授
楚天都市报讯 图为:武汉大学珞珈学院院长汪彬教授近照
图为:2011年重阳节,汪彬教授在汉为两院院士表演京胡独奏,中央电视台报道。
图为:汪彬教授书法作品《上善若水》,贺恩师、著名经济学家、厦门大学吴宣恭教授从教六十周年。
图为:2011年10月11日,汪彬教授(右一)在湖北大学设立“汪彬奖助学金”。
数载耕耘结硕果,今朝桃李吐芬芳。6月14日,武汉大学珞珈学院图书馆报告厅座无虚席,该院2013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士学位授予仪式在此隆重举行,近2000名圆满完成学业的本科毕业生将从这里走向工作岗位或者进一步深造。
汪彬,这个拥有近万名大学生的院长,这个一直视生如子的男人,此刻心里百感交集,一份父亲的情感在他的胸中涌动,真可谓“牵挂与希望共存,不舍与祝福齐飞”。
受命于转折
不想却深深爱上这些孩子
武汉大学珞珈学院是由百年名校武汉大学举办并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始建于2006年。学院发展至2009年,正处于规模发展、质量发展、科学发展的关键节点,学院举办方开始酝酿换届后的新院长人选。
当时的汪彬任北京巨天汇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当代集团副董事长,教授、研究员,于1998年获得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2003年厦门大学博士后出站,2004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完成大学政策创新和管理培训,在国内主要报刊发表论文60余篇,主要著作7部。
办学双方研究认为,汪彬是珞珈学院院长最合适的人选。
经教育部核准,2009年4月,汪彬拥有了一个新的身份:武汉大学珞珈学院院长。
不曾想,就是这样的一个转折,让汪彬深深爱上了珞珈学院,深深爱上了珞珈学院的孩子们,并对这些孩子们倾注了他所有的精力和父爱。
在担任院长的四年里,他用心血和汗水抒写着自己的工作业绩。一所以管理学为主,理工为辅,注重文学、经济学、艺术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大学在我国众多高校中占有一席之地;学院新生录取分数逐年上升,生源质量不断提高;先后被评为“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创新示范院校”、“全国最具办学特色示范院校”、“全国最具就业竞争力示范院校”;综合实力排名位列全国独立学院第18位,2013年毕业生质量位列湖北省独立学院第二位。
至于这四年间学生所获得的荣誉,汪彬说起来就得意:1000多人次获省级以上竞赛大奖、600多人获得武汉大学双学位、专业英语四六级超过或接近湖北绝大部分二本院校、近400人考研成功,学生就业率、学士学位授予率、英语四级通过率等均居同类高校前列……一位父亲看到自己的孩子,逐渐成长为一个有担当、有理想、有作为、有社会责任感的有志青年后,那种发自肺腑的欣慰和欣赏的表情就是这样的。
现在,学院的学生总人数8000多人,九月新生入学后,汪彬的“孩子”人数将会达到近万人。
汪彬,这个50岁的男人,到底有什么“魔法”让自己这个“父亲”当得如此有成就呢?
作为一个“父亲”
一定要帮助孩子们成功
在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在国际上享有一定声誉”的应用型大学的目标指引下,汪彬主导并积极推动学院的教学改革。在全省独立学院首开先河的“国贸+英语”、“会计+计算机”双学位实验班得到省教育厅的肯定和支持,学生毕业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将颁发双学位证书,这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以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为重点的“本科教学工程”项目正在实施,这将为学院的内涵式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大学之大,在于大师。汪彬深知此理。在珞珈学院,有他花重金请来的近10位博导、100多名教授、近20名博士、还有国家重点科技项目的负责人、全国电子竞赛委员会责任专家、湖北省“两课”专家组负责人……为了请他们来校工作,汪彬自己都记不清跑了多少路,敲了多少门。
2011年9月,07级计算机专业学生王涛,给汪彬写信反映该专业部分学生急需计算机二级等级考试培训。“做为一个父亲,帮助孩子成功是天职啊!”汪彬为此要求教务处对有培训需求的同学进行摸底,并制订培训计划,安排有经验的教师对学生进行免费培训。
汪彬还专门给暑期考研复习的孩子们开辟空调教室,提供饮水机。学院食堂安排专人为这些孩子服务。“为了让孩子们少走弯路,更好备考,我们还把他们集中起来请武大的老师来做辅导。”“我们参考国外的先进经验,打算以我们流芳的新校区为核心,打造一个集文化、科技、教育和旅游产业为一体的艺术小镇。那样的话,不仅我们的学生可以到相应的企业就业,最主要的,是让从珞珈学院毕业的孩子们走出去很有面子,这样他们的自信心就更强了。”汪彬一脸慈爱。此刻的他就是一个父亲,正在为了孩子的成功不遗余力地奠定基础!
经过汪彬的积极推荐,每年有一大批毕业生优先进入武汉当代科技集团下属旅游、制药、金融证券、教育、纺织、地产等产业公司实习就业。
学院的老师在汪彬的带领下,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确保学生安全”作为工作的最高原则,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珞珈学院自建校以来,学院一直保持着各类重大安全事故发生率为零的良好纪录,成为湖北高校中最平安的校园之一。
在一个银装素裹的早晨,他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瑞雪纷飞一梦至,
素裹银装满心田。
但愿芳菲春无限,
丰繁华美一万年。
汪彬还以一颗大爱之心,热衷社会公益活动,积极捐资助学。除了在珞珈学院设立“珞珈奖、助学金”外,还积极为厦门大学、武汉大学、湖北大学等高校捐资兴学,力助贫困学子成人成才。2012年9月,被厦门市政府授予“捐资兴学尊师重教模范”荣誉称号。
打造精神家园和理想乐土
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人格即命运,只有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才是给他们一生最好的礼物。”培养孩子们健全的人格,是汪彬这个“父亲”重要的“魔法”。
汪彬认为,个人事业上的成功,15%取决于他们卓越的学识和专业技术,85%靠的是不凡的人格心理素质。也就是说,除了才华和机遇外,人格是决定人的一生成功与否、快乐与否的关键因素。
培养好的人格就需要好的环境,汪彬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办学的根本任务。他经常要求学生要堂堂正正做人,讲究诚信,乐于奉献,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常怀感恩之心,保持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
而无论是竞赛获奖的学生,还是考上研究生的学生,无论是在教学中取得成绩的老师,还是在工作中恪尽职守的员工,都能得到“院长基金”的奖励,因为“他们为学院争了光”……
在汪彬打造的全院师生员工的精神家园和理想乐土中,老师们工作快乐,孩子们学习主动,并且都把教书和学习当作人生的乐趣和生命的体验,从而使先进的办学理念得以转化为教育改革的最佳渠道和最好载体,为学院的科学发展注入了无限的活力。
天书无垠,行者无疆。这位“父亲”告诉他的孩子们:人生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就像爬山,只有不断确定新的目标、新的高度,才能登上人生的巅峰,只有不断追求,不言放弃,并且享受其中,才能不断超越自我,走向必然的成功。
为了更加美好的未来
以身作则培养孩子的情商
在50年的生涯中,汪彬深刻体会到只有情商、智商并重方能真正体味世界的美好、人生的美妙。当院长后,他身体力行地把这个人生理念传递给他的“孩子们”。
其实从汪彬对学院的管理上就能看到,他是个有着浪漫主义情怀的院长。他不仅对中国古典诗词有着不俗的研究,在书法、京胡领域也有着相当的造诣。
诗以言志,歌以咏言,他将自己在岁月年轮中体味出的生活感悟以诗词的形式记载下来,并分享出去。快乐的时候,他说“东湖波荡月/磨岭月摇花;笙歌伴疏影/乘醉走天涯。”啼声隽永,清丽宛转,有如牧笛;沉思的时候,他说“秦垒潇湘外/苍松乱岭中;日昏天欲暮/金菊傲秋风。”沉着深刻,充满理性。
2009年,他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子规啼月》,同年他的诗词获中国文艺金墨奖──金奖,现在他的第二本诗集《琴园晓月》亦在筹备之中;他的书法作品被海内外艺术界广为收藏;他被中国著名京胡大师万瑞兴老先生收为门徒,据说他行拜师礼的时候,众多文艺界大腕打“飞的”来参加,只为一睹他的风采。万老先生盛赞他的天赋,最近正在为他的诗词谱曲。
现在,他是中国艺术促进会常务理事,武汉晴川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协会会员,黄庭坚书画院名誉院长,武汉当代艺术馆馆长。
他高深的艺术造诣加上他那颗“一定要帮助孩子成功”的父亲的心,让他一到珞珈学院就开始增加文学艺术类的专业,并积极引导学生创建不同的文艺社团。至今,珞珈学院已经拥有英语协会、书画协会、大学生艺术团等40多个学生社团,逐步形成了“珞珈讲坛”(每月邀请社会名家、专家学者举行人文科技讲座)、“科技文化学习活动月”、“金秋文化艺术节”、“校园十佳歌手大赛”等品牌活动。
社团活动只要对他发出邀请,他都会参加,目的就是想通过自己的支持,让孩子们在这些文艺活动中陶冶情操,提高能力,进而提升孩子们在情商方面的指数。“我要让外面的人一看到我们学校的孩子,就喜欢他们。而这,会给他们一个更好的起点,一个更美好的未来。”汪彬说。
难怪有位父亲,在详细了解了这位校长“父亲”后,果断地把高考成绩刚过珞珈学院录取分数线的女儿送到他这里,而四年以后,这位高考后几乎不想再学习的女孩子,以400分的高分考取武汉大学研究生,验证了这位父亲当年的英明决定:再差的孩子经过珞珈学院的锻造,一定会成功,成为有用之才。
本文成稿之日,正是父亲节,汪彬,让我们祝福你和你的孩子们! 记者 习培素
自度曲·珞珈吟
云淡淡,
水悠悠,
红紫映清秋。
百年名校绽新蕊,
桃李竞风流。
红烛举,
泛书舟,
天涯任我游。
鸳飞鱼跃兴方遒,
掩卷上重楼。
——汪彬教授诗词获“首届中国文艺金墨奖”金奖
上一篇:
《楚天都市报》:武汉大学珞珈学院 借力百年名校成就莘莘学子美好未来
下一篇:
《楚天都市报》:汪彬近万名大学生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