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更难就业季”的声音甚嚣尘上。武汉晴川学院电子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大四学生罗刚却相当淡定,怀揣2个国企、1个外企Offer的他最终选择了中国汽车行业领头羊——东风汽车集团。在武汉晴川学院,像罗刚这样PK掉一本院校竞争者、获得大企业青睐的毕业生不在少数。他们都是该校精心筑建大学生就业“立交桥”的受益者。据不完全统计,该校近三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4%以上,稳居同类高校前列,其背后的奥秘何在?
一流师资媲美“985”高校
转设后的武汉晴川学院,与百年名校武大依然血脉相连,武大在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合作办学等方面,一如既往予以支持,为学生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中国工程院院士、武大前校长刘经南教授任该校首席顾问,各二级学院院长及专业主干课教师均由武大教授、博导担任。中国设计学界“四大天王”、博士生导师郑建启教授,知名通信专家、博士生导师田茂教授,知名经济管理学专家、博士生导师柳瑞禹教授等一批名师学者纷纷加盟该校。
“这师资配置不亚于‘985’高校!”了解到该校的师资力量,前来参观的考生家长纷纷竖起大拇指。该校600余位专职教师中,教授、副教授占比40%,硕士、博士学历教师占比95%,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及省政府津贴等专家学者40多人。
该校还从企业行业聘请一批技术骨干、管理专家到学校任教,“双师型”教师达50%。如今,一支“专家教授引领、骨干教师支撑、青年教师加快成长”的多元化教师队伍正加速形成。管理学院“双师双能”型教师李勇,既是高级会计师,又是副教授。她结合自己在国企、外企的工作经历,对财会类专业课进行大胆改革——基于“翻转课堂”的创新教学模式,深受学生欢迎。“海归”美女教师高夏子在网上开免费口语直播课堂,引上万学子“围观”。“80后”副教授徐嘉、姚春荣等近百名青年教师被评为学科竞赛优秀指导老师……
校企合作“航母”为学生就业开路
2016年12月,该校广发“英雄帖”,阿里巴巴、万豪国际、天风证券、人福医药、浪潮软件、当代明诚等100多家企业加盟校企合作育人指导委员会,全国同类高校中最大的校企合作“航母”在该校起航,为学生就业开路。
近年来,武汉晴川学院积极推进校企深度融合,探索开放式办学模式。学校与合作企业共建的“天风证券”、“会计信息化”、“网络营销”、“传媒艺术”、“工业机器人”等近20个应用型人才培养实验班,实现人才互通,企业可参与学校课程和专业设置,学生可进企业参与科研项目、顶岗实习等,毕业时优先就业,达到三方共赢。
保证学校高质量就业的另一张王牌,当属实力雄厚的举办方——武汉当代科技集团(中国民营企业50强),涉足旅游、制药、金融、证券、教育、传媒、纺织、地产等产业,每年优先录用大批晴川学子。其中,集团下属天风证券、人福医药等企业向该校捐赠奖学金累计达200多万元,用于奖励优秀学生、资助贫困生等。
优势学科专业为推进学生就业奠定基础
“为了凝练办学特色,打造发展新亮点,学校注重发挥特色学科专业的品牌效应,不断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武汉晴川学院汪彬校长说道。
办学以来,武汉晴川学院坚持走学科专业内涵发展之路,使学科专业对接产业、对接行业,对接职业、对接创业。目前,该校开设了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文学、艺术学等5个学科36个本、专科专业,70%以上专业直接服务于电子信息、机械制造、软件与信息服务等国家支柱产业及工业机器人、跨境电商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的双链对接和良性互动。
一批适应社会需求、就业前景好的品牌、特色专业已然成型。“电子与通信工程”、“计算机技术”等多个学科为省级重点(培育)学科,已培养3届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和人数居全国同类高校之首;“会计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专业为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电子商务”、 “播音与主持艺术”等优势专业受到社会欢迎。
以赛促学提升就业竞争力
提升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学校积极开展“赛教融合课程实践”活动,专门设立学科竞赛奖励基金,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竞赛。2016年11月,电气工程学院的机器人团队首次参加中国教育机器人大赛,便从304支高校代表队中脱颖而出,勇夺全国一等奖。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先后有2400多名学生在全国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其中2016年, 400多人次获省级、国家级奖项。“全国电子设计竞赛和软件大赛的成绩,连续6年居同类院校之首,超过部分985、211高校,真是相当难得啊!”学科竞赛这张亮丽的名片,引来教育部转设评估专家啧啧称赞。
在学校持续强化实践育人的要求下,各院部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改革:电子商贸学院校企协同创新模式成效显著,携手阿里巴巴第三方人才服务商共建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基地,学生多次全国大学生“三创赛”中获一等奖;传媒艺术学院将竞赛内容融入课堂,近年来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屡获二等奖;外国语学院注重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英语戏剧节、演讲比赛如火如荼,专四、专八考试通过率稳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
学科专业实践不仅促进了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培养了他们的专业兴趣和专业能力,还提高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该校2014届毕业生熊科创立了“智能洗衣”平台,资产过亿;2015级“创业达人”姚祖宣创建“快递帮”APP、运营公众号、成立手游工作室,团队成员遍布香港、浙江等地。目前,该校已形成实践创新支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良好态势。
武汉晴川学院凭借一流的师资团队、紧密契合市场需求的专业设置、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赛教融合的高水平学科竞赛“四位一体”,有效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为学生就业搭建了一个畅通的“立交桥”。
原文链接: